早在北宋时期,烤鸭,也称为炙鸭、烧鸭,已是汴京酒楼、市肆中的名肴。金破汴京之后,汴京的大批厨艺、工匠、艺人和商人,随着康王赵构迁于建康(今南京)、临安(今杭州)一带,烤鸭这种美食又成为南宋民间和官宦之家的珍品。南宋文人洪迈,在《夷坚志》中就记载了擅长制作烤鸭的名厨、烤鸭高手王立,这是我国第一位见诸于书籍的烤鸭名师。元灭南宋后,元将伯颜曾将临安的能工巧匠迁至大都(今北京),这样,烤鸭制作技术传到北京,烤鸭成为北京宫廷和市肆的佳肴。
随着历史的变迁和发展,汴京烤鸭技术逐渐播及四方,各地又在此基础上进行改良和发展,形成了各自不同的风味和特色。明清时期,烤鸭技术发展到精美的程度,不但对烤鸭的工艺要求更精更细,而且对烤鸭所用鸭子也要求专门饲养,因而就出现了养鸭场、鹅鸭城、养鸭房等专门喂养鸭子的场所。清末民初,开封的大小饭庄,都有自己的养鸭房,安排专人饲养鸭子供饭庄使用。由于专门饲养的鸭子个大皮薄、肥嫩丰满,使烤出的鸭子色泽红润、皮脆肉嫩、丰腴醇香,而且肥而不腻,最终汴京烤鸭成为开封宴席上的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