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60余年发展,中国教育曲折前行,成就巨大,但仍存在一定问题。自1985年启动体制改革至今,教育改革渐入深水区,教育发展进入关键期。
教育改革必须基于现实问题和未来发展趋势生成梦想。全民的梦想是什么?是公平,是每个人的个性与潜能都获得充分发展的教育服务;是幸福,是追求生活幸福之路上的教育支
持;是尊严,是在教育过程中感受到尊严并提供与人心灵互育的教育环境。
每个人的充分发展是以人为本原则下教育的最终目的,实现了这一目的,人力资源强国自然水到渠成,教育服务社会发展能力自然提高。教育改革当旨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教育需求,从教育上实现人民更加幸福、更有尊严的愿望。
高考改革一直在进行,公众对高考公平却表达出越发强烈的焦虑。本次调查中,54.3%的人认为现在的高考制度和十年前相比“越来越不公平了”,只有8.6%的人认为“越来越公平”,26.1%的人表示“没有实质变化”,还有10.9%的人表示难说。
这种焦虑,刘海峰认为反映了一种民意——多数民众希望有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高考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维护社会公平稳定,促进社会阶层保持流动。很多人都觉得高考相对来说还是让底层百姓最有奔头的制度,不要改得让人觉得没啥希望了。
老百姓最关心什么问题,就怕孩子上不起学,看不起病。上不起学,有我们教育体制的问题,我们主张搞教育产业化,教育理论的市场化倾向,有点过度,使教育的福利性和公平性受到了损害。福利性受到损害,再加上贫富差距,就使教育的公平性又受到了损害。所以,要解决这样一个问题,必须加大政府在教育的投入,必须恢复教育尤其是义务教育的福利性,进而实现教育机会的公平。只有这样,才能维护教育的公平性,才能真正解决有些贫困地区、贫困家庭子女上不起学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