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获北京市第六届运动会成人组国际象棋比赛冠军。
1984、1985年,获得两届国际象棋全国少年冠军和成年组第6名。
1998年,首次夺得全国女子个人赛冠军,在全国青年赛(男女混合编组)中亦名列榜首。
1990年在国际象棋女子世界冠军赛的分区赛,区际赛和候选人赛三阶段中,分别夺得第一名,第二名和第一名。
1991年2月与南斯拉夫国际特级大师艾丽萨·马里奇在北京争夺挑战权,结果以3胜3和1负的优势将马里奇淘汰。
1991年秋,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与保持世界冠军头衔达13年之久的格鲁吉亚棋手齐布尔达尼泽的比赛中,以4胜2负9和积8.5分的总成绩获胜,成为中国第一个女子国际象棋世界冠军。也是国际象棋史上第一位欧洲以外的国际象棋女子世界冠军。
1993年10月24日-11月17日,在摩纳哥的蒙特卡洛城与格鲁吉亚选手娜娜.约谢莉阿妮的比赛中,以8.5:2.5的绝对优势卫冕成功,这是继1962年世界冠军加普林达什维利以9:2战胜挑战者贝科娃后,在世界女子冠军争夺战中出现的第2个好成绩。
1996年2月20日,在西班牙哈恩举行的国际象棋女子世界冠军赛上,以2胜5和6败的成绩负于匈牙利选手苏珊·波尔加,卫冕失败。
1997年12月,参加女子国际象棋世界冠军赛,获争夺世界冠军挑战权资格。
1998年8月,参加女子国际象棋冠军挑战者资格赛,因对手弃权,获得向上届冠军挑战资格。
1998年10月,代表中国队参加国际象棋奥林匹克团体赛,与队友合作,以29分的成绩获得女子组冠军,夺得"国际维拉.明契克流动奖杯"。这是我国第一次获得此项赛事冠军。
1999年7月,在中国沈阳及俄罗斯喀山举行的世界冠军对抗赛中,以8.5:6.5的比分战胜俄罗斯选手加利亚莫娃,夺回女子个人世界冠军。
2000年10月,在土耳其举办的国际象棋奥林匹克团体赛中与队友合作,卫冕女子团体世界冠军。
2000年12月,在印度新德里获得新赛制中首位女子个人世界冠军。
2004年10月,在西班牙马洛卡,带领中国女队成功卫冕女子团体世界冠军。
开局面不广而研究精深,近日开局路子也已拓宽,中局实力雄厚,局面感觉好,棋理清晰,小战术手段多。思路敏捷,斗志顽强。
1984年,14岁的她在全国比赛中获少年冠军和成年组第六名,成为国家大师。1988年在世界青年国际象棋锦标赛中,以积9.5分名列女子第四名,并取得第一个国际大师标准分,晋升为国际大师;同年参加澳大利亚悉尼国际象棋国际公开赛,在男女混合赛中名列第六,居女子首位。1989年在波兰女子国际象棋邀请赛中获亚军;同年在全国青年男女混合赛上和全国女子个人赛中均名列榜首。1990年在第二十九届奥林匹克世界国际象棋锦标赛中,以9胜4和1负的优异成绩,为中国女队夺得第三名立下功劳;同年3月参加国际象棋女子世界冠军赛亚洲分区赛,以12胜1和成为亚洲代表;7月,只身下南洋,在马来西亚吉隆坡的第二区际赛上,凭借自己坚强的意志和实力,取得第二名,获得世界国际象棋八强赛的入场券,并取得女子国际象棋特级大师称号;9~10月间,在苏联举行的世界冠军候选人赛上,以4胜1和2负的成绩荣膺第一,取得了与南斯拉夫优秀女棋手艾丽萨·马里奇挑战资格的决赛权,这项比赛的冠军和挑战着过去一直是由苏联女棋手垄断,中国棋手的胜利是一次重大突破。1991年初,在女子国际象棋世界冠军候选人决赛中,取得3胜3和1负的成绩,以4.5比2.5的比分力克南斯拉夫的艾丽萨·马里奇,取得了与世界冠军、苏联女棋手玛娅·奇布尔达尼泽挑战的资格。为祝贺她取得的历史性胜利,国家体委和北京市体委联合举行了“祝贺国际特级大师谢军获得国际象棋女子世界冠军挑战权庆功会”。1991年10月30日,在与连续四届世界冠军得主、苏联的玛娅·奇布尔达尼泽的第十五场对阵中逼和对手,以总比分8.5比6.5击败劲敌,终于在她二十一岁生日到来之际登上了世界女子国际象棋的巅峰,并结束了欧洲选手对该棋赛冠军长达六十四年、苏联选手对该棋赛冠军长达四十二年的垄断,为世界棋坛的新纪元翻开了最新最美的一页。这既是中国人的胜利,也是亚洲人的胜利。1993年谢军卫冕成功。2000年,国际象棋世界冠军赛实行新赛制,世界冠军也要从第一轮淘汰赛开始打起,谢军又获得冠军,成为第一个在新旧赛制下都获得世界冠军的棋手。她棋风属稳中求胜、攻守兼长的全面型,组织进攻,思考有深度,尤以中、残局见长,与男子相若。更为可贵的是她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一名竞赛型棋手。1990年被评为全国十名最佳运动员之一。出版有自传《 下棋的女人》。曾任北京棋院院长和北京西城区教委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