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成立于1984年3月15日,它的使命与宗旨是:“弘扬人道,奉贤爱心,全心全意为残疾人服务”。它的长远目标是:“通过我们的努力,动员更多的社会资源,使残疾人能够平等参与和全面容入社会生活,形成全社会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的良好风尚,促进人类文明。”“将基金会建设成为公开、透明、高效和高公信力的全国性公募基金会,并通过不断创新和努力具备更高的公信力,成为世界一流的公益机构。”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残疾人工作。1953年成立中国盲人福利会,1956年成立中国聋哑人福利 会,1960年两会合并组成中国盲人聋哑人协会。这一时期残疾人的状况与解放前相比,发生了质的变化。但由于历史条件的局限,残疾人工作主要侧重于对残疾人的扶助、收养和救济上,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问题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文革"期间,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受到严重破坏,残疾人事业也遭受严重挫折,中国盲人聋哑人协会的活动被迫停止。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重新回到党内。伴随国家改革开放的步伐,残疾人事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给残疾人渴求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带来希望。八十年代初期,北京、大连、广州、武汉、西安等城市的残疾青年先后建立了残疾人协会,也涌现了张海迪,史铁生等一批优秀残疾青年。
与此同时,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进一步加快,我国对外政治、经济、文化、卫生等各方面交流活动不断增加。1982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关于残疾人的世界行动纲领》,1983年,联合国大会又宣布1983年至1993年为"联合国残疾人十年",使人们进一步开阔了视野,增强了全社会对残疾人和残疾人问题的关注。这一国际环境促使我国必须建立自己的新型的残疾人组织。1984年3月15日,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应时而生。
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是由李维汉、胡子昂、季方、华罗庚、赵朴初、黄鼎臣、吴作人、张邦英、黄家驷、吴阶平等德高望重的老前辈和社会知名人士积极倡议,经国务院批准,于1984年3月15日在北京成立的全国性公益组织,是独立的社团法人。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的宗旨和任务是弘扬人道主义,动员社会力量,辅助国家发展残疾人事业,促进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共享社会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成果,宣传残疾人事业,呼吁社会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鼓励残疾人自尊、自信、自强、自立。 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理事会由来自关心残疾人事业的社会各界110余位爱心人士组成。聘请20余位曾长期担任党和国家领导职务的同志为名誉理事。刘华清同志担任名誉理事长,邓朴方同志担任理事长。基金会秘书处为日常办事机构。
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自成立以来,高举人道主义旗帜,提出残疾人与健全人同样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创造者;协助政府进行了首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和参与起草 《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工作;参与和配合实施了《中国残疾人事业五年工作纲要》和中国残疾人事业八五、九五、十五计划及香港著名实业家李嘉诚先生定向捐助的《长江新里程计划》。遵循"取之于社会,用之于残疾人事业"的原则,在党和政府及海内外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共募集资金4.8亿元,采取专项资助或提供匹配资金等多种方式,共支出2.8亿元,促进了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文化、体育等事业的发展,使广大残疾人得到实惠。近年来先后举办"深圳国际残疾人日世纪慈善募捐"、"中国特奥世纪行"、"残疾人保障法颁布实施十周年"、"联合国亚太残疾人十年"等系列纪念活动和"扶残助学春雨行动"等公益活动。 1988年,联合国授予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和平使者奖",授予邓朴方"残疾人十年特别奖"。2003年,联合国授予邓朴方"联合国人权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