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核能来作为船只动力源的观念,最早是由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代的物理学家菲力普·艾贝尔森(Philip Abelson)开始鼓吹,他撰写了世界上第一篇如何将核子反应炉装置在潜艇中,以同时提供潜艇潜航时所需的推进力与电力之报告。在他的报告中提到可将潜艇用作一个导弹发射台,等于是将潜艇的作用由战术的攻击用舰艇转化为战略武器载台。艾贝尔森的概念获得了人称“核动力海军之父”(Father of the Nuclear Navy)的美国海军上将海曼·里科弗(Hyman G. Rickover)之支持,并促使美国国会在1951年7月批准一纸建造案,授权建造一艘核动力潜艇。稍后在12月12日时美国海军部(U.S. Navy Department)正式公告新建造的潜艇将编号为SSN-571,并命名为鹦鹉螺号。是美国第六艘使用此名的船只,也是第三艘使用此名的潜艇。
“鹦鹉螺”号核潜艇于1952年6月14日在康乃狄克州格罗顿港开工制造,1954年9月30日服役,1955年1月17日正式启程出海。
鹦鹉螺号在服役之后并没有立刻出海值勤,反而仍停靠在码头旁继续进行建造与测试工作。直到1955年1月17日11时,它正式启程出海,并且送出留名青史的一则讯息“以核子动力前进中”(Underway on nuclear power)。5月10日,它开始往南行驶进行暖车(shakedown),以完全潜航的方式自新伦敦(New London)航行到波多黎各的圣胡安(San Juan),其中有2,223公里(1,381英里)的航程是在不到90小时的时间中完成,打破那时潜艇最长潜航距离与最快持续潜航速度(至少持续1小时以上)的世界记录。
在1955年到1957年间,鹦鹉螺号持续地被用在增加潜航速度与耐久的研究调查方面。其性能上的重大突破,使得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所累积起来、原本非常有效的的反潜作战程序变得过时无用。雷达与反潜机这些一度被认为是反潜利器的设施在面对一艘能持续以高速潜航,快速改变深度,又能待在水中非常久的潜艇,也显得作用有限。
1957年2月4日,鹦鹉螺号突破60,000海里(111,120公里)的航行纪录,达到19世纪法国小说家儒勒·凡尔纳(Jules Verne)的知名科幻小说《海底两万里》(法文:Vingt mille lieues sous les mers)中所虚构的同名潜艇所航行之距离。该年5月,它离开美国东岸前往太平洋岸参与“本垒打行动”(Operation Home Run),这是一个海岸演习与舰队演习行动,主要的目的是让太平洋舰队中的其他单位熟悉核动力潜艇的能力。
1958年8月,鹦鹉螺号从冰层下穿越北冰洋,从太平洋驶进大西洋,成为第一艘穿越北极点的潜艇,完成了常规动力潜艇所无法想象的壮举。这之后,美国宣布不再制造常规动力潜艇。1980年3月3日退役,1985年被运至格罗顿潜艇博物馆作为历史文物展出。
基本参数
排水量(水面/水下/吨):3760/4200
舰尺度(长/宽/吃水/米): 103.2/8.5/6.7
航速(水面/水下/节): 20/23
巡航距离/海里:70000
最大潜深(米): 300
舰员编制(官/兵): 11/90
动力装置(类别/功率/匹):核反应堆1+蒸气轮机1台 /16700
武器系统:6-533鱼雷发射管;
电子和雷达系统: MK101-8鱼雷控制系统;
声纳系统: BQS-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