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夹弦
二夹弦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地方戏曲剧种,起源于河北,发展于山东菏泽,曾广泛流行于苏、鲁、豫、皖四省边界地区,解放后在亳县受到重视,得以迅速发展,并逐步形成自己的特点,目前仍兴盛不衰,成为亳州最受广大群众欢迎的两个主要剧种之一。这一戏剧伴奏乐器主要是四胡,这种四胡上的四根弦每两根分别夹一束弓上的马尾,进行拉奏,人们因以名之,称之为“二夹弦”,在亳州一带也称“两夹弦”。
简介
“二夹弦”是中国稀有的优秀剧种,它流行于鲁西、豫东、皖北等广大地区。因其主要伴奏乐器“四弦”是用四根琴弦分别夹着两柬马尾进行演奏,本剧种亦以此而得名。山东称为“两夹弦”,河南和安徽多叫“二夹弦”,也有的地方称为“大五音”或“半碗蜜”。它的唱腔清新、活泼、优美、朴实,十分动听,常演一些生活气息浓的剧目,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
二夹弦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地方戏曲剧种,起源于河北,发展于山东菏泽,曾广泛流行于苏、鲁、豫、皖四省边界地区,在菏泽,济宁,徐州,亳州,淮北,阜阳,宿州都很流行。解放后在亳县受到重视,得以迅速发展,并逐步形成自己的特点,目前仍兴盛不衰,成为亳州最受广大群众欢迎的两个主要剧种之一。这一戏剧伴奏乐器主要是四胡,这种四胡上的四根弦每两根分别夹一束弓上的马尾,进行拉奏,人们因以名之,称之为“二夹弦”,在亳州一带也称“两夹弦”。
二夹弦的曲调吸收了黄河船歌、渤海渔民号子、打夯号子、民歌小调及花鼓、琴书等变化而成,唱腔亮丽、委婉、抒情,富有喜剧色彩,生活气息浓郁。
二夹弦有《王莽篡朝》、《贺后骂殿》、《三拉房》、《孟姜女》等50多种传统剧目,剧目多是表现男女爱情和宣扬伦理道德的且农村题材居多,乡土味很浓。二夹弦唱腔是在“纺纱小调”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的曲调由黄河船歌、渤海沿岸的渔民号子、打夯号子及民歌小调等融合变化而成。在发展中又汲取了花鼓、梆子、琴书等民间歌舞、戏曲的音乐营养,经历代艺术创造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唱腔。演唱技法上以大本嗓子吐字(唱词)假声拖腔。即句尾用鼻音和胸音的有机结合,模仿手工纺车音色的特殊效果,形成了真假声频繁交替的二夹弦声腔特色。而亳州二夹弦在解放后向外学习中既吸收山东“二夹弦”清新柔美的旋律,又采取河南“二夹弦”高亢明快的节奏,渐渐形成了自己刚柔相济的特色。
目前二夹弦已成功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由来
据史料记载,“二夹弦”这一稀有剧种,距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关于二夹弦的由来,有这样一个传奇故事:清朝嘉庆年间,山东濮州有一姓明的秀才虽然家境贫困,但他酷爱诗歌,精通韵律,一日他听到女儿纺花时哼唱的小调和弹纺棉花的声音交织在一起,美妙悦耳,十分动听,于是他把谱子记录下来,教女儿唱。因遭天旱,父女南下逃荒,沿途唱着他编的小调乞讨,每到一处村里人都很爱听。这就是最初的纺棉小调。后在“花鼓丁香”“大五音”和“四股弦”的基础上,经过老一辈艺术家一代又一代的努力,才逐步形成了今天的二夹弦。
大事记
清咸丰初年(1851年),山东濮州引马集(今属山东鄄城县)有个穷秀才白殿玉,擅诗词,通音律,酷爱花鼓丁香,常编些花鼓新词,教妻吟唱。
咸丰八年(1858年),濮州遭水灾,李季安北归,白殿玉带戚、梅二徒,乞讨至曹州(今菏泽)东北的大徐庄落户,后由戚、梅二人在大徐庄收徒数十人,在菏泽、鄄城、郓城、定陶、曹县、巨野、梁山、东平一带农村“打地摊”卖唱。
清同治年间(约1864年左右),曹州城西南魏堂村贡生魏金玉聘请戚成兴、梅福成为师,在村里成立了两夹弦玩友班。
1853年(清咸丰三年),在努力提高演出质量的同时,对乐器也进行了改革。为扩大主弦音量,他们把原“弦子”(似二胡)上的两根弦,增加到四根弦,弓子上的一股增加为两股,这就是沿用至今为主弦的“四胡”(又叫四弦)。
光绪初年(约1875年),戚成兴、梅福成在定陶县张湾村再度收徒传艺,教授玩友班,后成名者有旦角王玉华等。
878年春,菏泽东关泰山奶奶庙大会,专请戚成兴的两夹弦班来演家庭小戏,当时连唱四天,曹州府台、县令、都观看了演出,并赏银五十两。从此,两夹弦由村镇舞台走向城市舞台。
光绪六年(1880年),“大蒲扇”的传人刘大焕、张惯通、徐效言、王玉华及张惯同的艺徒徐广思(大徐庄人)、徐广远(大徐庄人)、马天仓(丑,艺名“马老平”,菏泽吕陵镇人)和刘大焕的艺徒徐启敬(司鼓,大徐庄人)等,进入豫东大城市开封,起初在较偏僻的城隍庙内演出,因很受欢迎,后移到繁华的相国寺市场演出,名震豫东。
1910年(宣统二年)左右,王玉华(旦角)在曹县马楼一带组织了第一个两夹弦职业班社“洪兴班”,进行营业性演出。
1928年,两夹弦这个独具风格的剧种最终走向了成熟。同时,也由于这些优秀演员的出现,使两夹弦这个年轻的剧种,日益广泛的流行起来,它的活动范围,当时北到河北省的大名、广平、馆陶;东到济宁,南到安徽省蚌埠,江苏省的浦口,西南流传到河南省的开封、民权、兰考、扶沟,以及安徽省的亳县、阜阳等地。
1937年至1947年二夹弦受到了严重的摧残,国民党反动派、日本帝国主义汉奸的某些部门,一方面用所谓的“义演”、“慰劳”的名义剥削艺人,强拉女演员,一方面以“淫秽小调”勒令停演,进行敲诈勒索。到津县的所有班社几乎全部停止活动。
建国后,两夹弦艺术得到了迅速发展,不少地方成立了专业表演团体,仅山东菏泽地区就有:菏泽县新艺剧社(菏泽专区两夹弦剧团前身)、巨野县新艺剧团、单县新民剧团,东明县两夹弦剧团,河南省的开封、商丘两地区及延津县、台前县,安徽省的亳县,也都有两夹弦专业剧团。而北词两夹弦却无专业表演团体,其优秀营养业已被纳入北词两夹弦的范畴传承发展下来。
1952年和1954年。山东省第一届和第二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时,黄云芝演出现代戏《离婚》和整理的传统剧目《站花墙》、《换亲》获得演员一等奖,马福勤、李京华等获得三等奖,剧目获得一等奖。
1959年10月,毛泽东在济南观看两夹弦《三拉房》等剧目的演出。同年11月,山东柳子戏、两夹弦、柳腔联合演出团进京汇报演出,受到刘少奇、朱德、陈毅、郭沫若等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1960年黄云芝被选为山东省政协委员。1964年春,又在济南向朱德、贺龙汇报演出现代剧目《向阳人家》。
1970年,更名为定陶县两夹弦剧团,并吸引了一批新生力量。
1979年,定陶县两夹弦剧创作演出的现代剧目《相女婿》,参加了文化部举办的国庆三十周年献礼演出。
1999年以来,亳州二夹弦剧团参加安徽省折子戏、小戏大赛,《刎经堂》、《寻妻》、《三更情缘》等剧目均获得了好的奖项。
进入21世纪,定陶县两夹弦剧团作为全国唯一的专业两夹弦剧团,肩负着这一稀有剧种的传承,由于老演职员退休、新生力量培养条件差等诸多因素以及观众数量急剧减少的原因,剧团呈现出青黄不接的发展状况,两夹弦剧种的传承和发展面临很大的困难。
主要特征
1、它的唱腔属板腔体和曲牌体相结合的综合体,演唱时真假嗓结合运用,真嗓吐字,假嗓送腔。
2、四弦乐器独有,为自制乐器。
3、覆盖面广。二夹弦流传于五个省和几十个县、市(区),并常年演出于农村,充分显示了二夹弦的活力与生机,具有流传的广泛性。
4、善于抒情、重唱功。一段戏多则一百多句,少则也有四五十句,发音柔和,音调甜美,花腔委婉动听,越唱越紧。没有固定的表演程式,姑娘小姐戏较多。
主要乐器
两夹弦的伴奏乐器,在传统乐器中称为“三大件”的是四弦、坠琴和柳琴。建国后,多以琵琶代替柳琴。
四弦;是两夹弦文场伴奏中的领奏乐器,木制。其规格为:弦身共分弦杆、弦柱、千金、弦马、弦桶、托板、蟒皮、弓杆、马尾(两股)九部分。
坠琴:是两夹弦“三大件”主奏乐器之一。音色柔和,与四弦形式对比,相互补充。早期为八角形木制琴筒,现在改为圆型铜制。
琵琶:是两夹弦“三大件”主奏乐器之一,弹拨乐器,色彩丰富,声音与四弦、坠琴搭配谐合,共同形成两夹弦伴奏乐队中的音响核心,是该剧种音乐风格特点的重要体现。
另外,两家弦文场乐器还配有笙、笛、三弦。现在又增加了大提琴、小提琴、电子琴、扬琴、二胡等乐器。
打击乐器与山东梆子相同。
乐队配置
1、文场乐队配置、大小不等,一般是四至八人。使用的乐器以四弦(也叫四胡)为主,它类似二胡,有四根琴弦,分别夹着两股马尾进行演奏,以发出双印,音量较大,琴师在演奏时常戴有金属指帽按弦,音色铿锵有力,其它弦乐器有二胡、矮秆坠胡,有时也用小提琴、大提琴配合。
拨弹乐器有琵琶(早年是使用柳叶琴、与山东拉魂腔所用相同,现已改为通用的琵琶)、中阮、三弦等。管簧乐器有竹笛、笙、闷子等。
2、在武场音乐中最关键的是司鼓,他是文武场音乐的总指挥,兼奏手板、边鼓及堂鼓。云锣、木鱼、小钹等使用很少,一般不另设专人,而由操持大锣、钹的人分别兼奏,唢呐由弦乐师兼奏。
经典传统剧目
两夹弦经典传统剧目有所谓“老八本”(《头堂》、《二堂》、《休妻》、《花墙》、《大帘子》、《二帘子》、《花轿》、《抱牌子》)之称。另有《站花墙》、《梁祝下山》、《安安送米》、《吕蒙正赶斋》《小姑贤》、《王定保借当》等90余出,二夹弦有《王莽篡朝》、《贺后骂殿》、《三拉房》、《孟姜女》等50多种传统剧目。多是反映民间的小戏;还有不少是从柳子戏等地方戏中移植过来的。
新中国成立后,两夹弦创作(或改编)了大量反映社会主义新时代、新生活的优秀剧目,使两夹弦这一剧种获得了新的生命,为广大群众所喜爱。
曲艺风格
两夹弦是以唱为主,以唱制胜的剧种,在发展中也吸取了其它剧种的表演程式,使表演技艺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与剧目相关,行当以“三小”(小生、小旦、小丑)为主。其它行当也多是仿制其它姊妹剧种。
其曲调吸收了黄河船歌、渤海渔民号子、打夯号子、民歌小调及花鼓、琴书等变化而成,唱腔亮丽、委婉、抒情,富有喜剧色彩,生活气息浓郁。
二夹弦戏剧很有特色,戏班是家族式的“子弟”班。艺人们同病相怜,患难与共,合作很好。艺人多是一专多能,演员能演几个行当的角色,伴奏人员能身兼多职。行当上虽发展到“六门十二行”,但主要的是小生、小旦的戏,红脸的戏也不少,小丑的重头戏不多,花面也不多,多由红脸兼唱。
剧目多是表现男女爱情和宣扬伦理道德的且农村题材居多,乡土味很浓。二夹弦唱腔是在“纺纱小调”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的曲调由黄河船歌、渤海沿岸的渔民号子、打夯号子及民歌小调等融合变化而成。在发展中又汲取了花鼓、梆子、琴书等民间歌舞、戏曲的音乐营养,经历代艺术创造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唱腔。
演唱技法上以大本嗓子吐字(唱词)假声拖腔。即句尾用鼻音和胸音的有机结合,模仿手工纺车音色的特殊效果,形成了真假声频繁交替的二夹弦声腔特色。而亳州二夹弦在解放后向外学习中既吸收山东“二夹弦”清新柔美的旋律,又采取河南“二夹弦”高亢明快的节奏,渐渐形成了自己刚柔相济的特色。独具特色的亳州二夹弦不但深受当地人民的欢迎,也在演艺界产生影响。
传承价值
一、学术研究价值。
二夹弦以其悠久的历史和多元化的文化特征,对研究和认识中国戏曲的生成发展,特别是民间小戏的生成变异具有很高的学术研究价值。
二、历史和科学价值。
二夹弦唱腔板式主要分《大板》、《北词》和,娃娃。三大类,同时还保留有少量的杂曲小调。二夹弦的唱调与这些曲牌的关系,都为戏曲史和戏曲文化的研究,提供了难得的佐证,具有较高的历史和科学价值。
三、艺术价值。
二夹弦的音调不仅具有很强的趣味性、通俗性、民间性,其音乐的个性特征受到了专家学者们的关注和重视,成为音乐创作不可多得的创作素材,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四、审美价值。
二夹弦唱腔细腻,发音柔和,表演活泼,调门多,花腔繁。具较高审美价值。“南曲兴,北词废”,延津二夹弦的“北词和娃娃”对研究中国戏曲的发展史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在中国戏曲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地位。
二夹弦作为一个年轻的百岁小戏,近年来濒于灭绝,令广大群众深深怀念,实在是应该重点抢救扶持,总体保护。但更值得重视和保护的是,在二夹弦的声腔中,我们惊喜地发现了令近代许多专家学者苦苦寻觅的古老的“诸宫调”的踪迹。二夹弦唱腔曲调中“北词”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实属罕见。明王骥德在中论及汉乐府的递变时说:“入唐为诗、入宋为词”,金章宗时渐更为“北词”。到了元代,“元曲兴,而北词几废”。明沈德符在《顾曲杂言》中也说:“自吴人重南曲,皆祖昆山魏良甫,而北词几废”。北词兴盛的时代应在金元时期。北词作为中国音乐史、戏曲史中连接宋词和元曲、南戏的一个扣环,今人论及不多。诸宫调以及“董西厢”诸宫调,今人也只知文词而不知音乐形态。北词流入民间,又怎样流入二夹弦之中,都是急待破解的历史之谜。所以,保护二夹弦,无论对音乐和戏曲史的研究都有重要的传承价值。
2008年6月,国务院正式公布了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河南省滑县申报的民间戏剧二夹弦名列其中。